专家观点

段海霞:3D打印结合“文化+” 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创造性

新闻摘要: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即将举行。来自剑桥大学、帝国理工学院等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当前金属3D打印技术,促进3D打印与传统工业、医疗、教育、文创等产业结合发表真知灼见。

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、无限三维(青岛)科技产业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军1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,3D打印技术未来潜力无限,但个性化、小批量、复杂的制造仍是难题,必须在设计端优化工艺、改善材料性能的同时,致力培养人才、搭建平台才能让3D打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。

3D打印如今是当下的一项“时髦”技术。罗军对记者说,目前人们对3D打印的应用还停留在科普阶段,仅仅用于打印模型和一些简单产品的直接制造;其实,未来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、文化创意领域、生物医学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值得去探索。

在将于本月底起举行的展会上,最新3D打印机将亮相申城。同时主办方将正式启动100家学校共建3D打印创客空间行动计划、100家医疗机构共建3D打印数字化医疗最新行动计划、100家工业企业共建3D打印数字化制造中心行动计划等。

作为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,3D打印为何发展一直缓慢,究竟难在哪里?罗军说:3D打印是对传统制造技术的一次全新颠覆,凡是人们能够设计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直接打印出来。但是,个性化、小批量、复杂的制造难题亟需解决。

罗军认为,3D打印技术之所以发展缓慢,“瓶颈”在于商业模式单一、人才严重短缺,同时材料价格较高。他说解释道,如果不购买设备就不能分享3D打印技术,造成很多用户持续观望;3D打印所需要材料还比较少,价格居高不下;同时,真正了解3D打印技术、应用该技术的专业人才非常稀缺。

如何解决3D打印应用市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?罗军认为,发展3D打印首先要从设计端入手,优化生产工艺,改进生产流程,最大限度发挥3D打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最大优势;其次,要从材料端入手,通过不断对材料改性来提升打印装备的精密度和稳定性,完善其功能;同时也要关注培养专业化人才,并搭建更多开放式服务平台,促进3D打印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。罗军同时表示,政府部门的扶持也十分重要,应鼓励原始创新,鼓励用户与3D打印应用服务平台结合。(摘自《中国新闻网》2016年5月18日《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在沪举行》)

意象点评:就文创领域而言,目前,3D打印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,多表现为艺术创作、文物复制、数字雕塑等方面。而3D打印技术在文创领域应用较广泛的当属影视业,主要表现为造型复杂的道具制作和周边延伸产品。如,《星球大战:原力觉醒》中C-3PO的所有部件制作就是由3D打印机来完成的,负责《安德的游戏》的3D打印工作的公司更是开发了一款与电影相关的APP,粉丝可以利用它创建自己喜爱的战舰,然后付费用获取3D打印成果,等等。

3D打印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技术上,产业化的条件已经成熟;产品上,从产品设计到制造模具、医学、材料、建筑、国防、影视、文化艺术、雕刻等领域,可应用的行业逐渐扩大,有着广阔的前景。虽然短期内,3D打印技术仍面临专用打印机的分辨率和精确度的技术难关,以及打印材料种类少等问题,难以颠覆整个传统制造业模式;但从长期来看,3D打印技术成本低、速度快、轻便、定制化、“打印”产品自然无缝连接、结构之间稳固性强,可谓是颠覆性、破坏性的技术。而且随着“文化+”的不断深入,文化与其他行业融合度不断加强,与此技术相关的文创产品也将无孔不入。彼时,迎合时代特色的个性化、追奇出新等需求,将不断推动行业革新,通过充满活力的创意启发,设计出更多让消费者意想不到、充满惊喜的产品。